索取資料
目錄

課程回顧-【心理】覺察自己的負面情緒-練習同理心

20240714課程剪影 (7)

好的童年療癒一生,壞的童年用一生去療癒。

童年與原生家庭帶來的身心影響,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大,永誠特邀親子諮詢特長的林怡秀老師,和大家分享當遇到案主情緒癥結來自家庭,可以怎麼疏導與預防。

老師開始的時候,會先跟學員破冰認識,請學員們到前面去選三張符合自己心情的卡片,然後分組帶領大家彼此分享。這也是心理諮詢中常用的藝術療癒、卡牌療癒。

選擇之後,老師會帶領同學一起解讀為什麼選擇這張卡片,用情緒與內容反映,與情緒、內容表達,一點點讓同學放下心防,願意分享自己的故事。其實這個專業技術就是同理心。

20240714課程剪影 (7)

同理心是甚麼?我們可以怎麼做?

要有意願

願意陪他一起在這個洞裡面,感受他的難過與黑暗,你才知道在裡面是什麼感覺。所以,你會需要跟他有一些情緒的連結,他的感受是100%的話,你可能會感受到70%,他才不會覺得你飛在天邊,離他很遙遠。

不急著分享你的正向經驗

或許你的好意是要用你的經驗來幫助他,可是當他在這麼低落的時候,或許沒辦法感受到你背後的善意。所以可以不用這麼急著想讓他能夠正向起來。

小心耗竭

「濫用同理心」,指的是過度進入他人情緒,化身情緒本身,被情緒主導,以無意識行為宣洩情緒。如過度認同受害者痛苦情緒,不自覺化身正義魔人,打擊任何類似加害者形象的人。

20240714課程剪影 (10)

同理心練習三部曲

  1. 先做「覆述」,反映情感和內容
  2. 確認案主的情緒,協助案主區分自己的情緒(可以參考情緒詞彙表)
  3. 再清楚接住情緒的時候,可以做出引導的情緒表達

學員反饋:我覺得可以多安排這種心理學的課程,我很希望多學習如何以同理心的心理,去跟自己的小孩抑或者家人聊天,因為傷害造成不一定是單方面的過錯,有時候言語上也是會有錯,甚至為身邊的人帶來傷害及無法補救的遺憾。

其他推薦文章
最新文章

No posts found!

返回頂端